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欢迎您

  • 18311480672
  • |
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
联合会动态
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联合会动态
张德金:迎接挑战,主动转变,引导首都总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9-09-05
  |  
阅读量:
  |  
联合会动态
  |  
69.9K

张德金:迎接挑战,主动转变,引导首都总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图1)


近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指导,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和电子城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总部企业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以"聚力新时代,创新引领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凝聚总部企业力量、如何创新总部经济模式、如何发挥总部企业的创新精神与行业引领作用,推动首都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北京市商务局商务环境协调推进处调研员张德金受邀出席,并作为演讲嘉宾,针对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将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做了精彩主题演讲。以下为摘选的部分精彩演讲内容:

张德金:迎接挑战,主动转变,引导首都总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图2)


朝阳区坐拥多种区位优势,特别是CBD形成的巨大凝聚力,在首都总部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市现有的3961家总部企业中,朝阳区占全市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22.4%),达到888家。今年1至7月,朝阳区总部企业累计实现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6亿元,占全市总部企业实现收入总额1326.4亿元的20.6%,占比高于总部企业数量第一大户海淀区(1141家)3.1个百分点。在全市累计认定的17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近七成(68.7%)落户朝阳区,达到123家。由此可见,朝阳区在促进首都总部经济高端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全市总部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总部经济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本市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提升,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北京总部企业人均贡献是全市规上企业的1.4倍;总部企业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市企业总量超过六成。今年上半年,北京总部企业对京外投资额2235.3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对河北的投资额同比增长近两倍。截止目前,全市62家总部企业在雄安新区参与投资并设立了55家分支机构。2019年,北京拥有《财富》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再增3家,达到56家,连续7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目前,全市4成以上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来自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户均实际利用外资是全市外资企业平均水平的35.6倍。这些数据说明本市总部经济在引领创新、辐射带动、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二、新形势下首都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首都总部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是在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程中,总部经济发展面临更高的标准要求,在引进发展方面必须做到有取有舍。

二是受国际经济整体走低影响,本市总部经济吸引国际市场高端要素资源,加速国际化发展难度加大。

三是受大国单边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外向型总部企业受到巨大挑战,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难度增加。

四是上海、深圳、重庆、成都等城市相继出台力度更大更灵活的政策,对有限的总部经济国际化资源形成更加强劲的吸引力,北京发展国际化总部经济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考验。

五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减费降税举措逐步实施到位,总部企业对全市经济贡献支撑力呈现减弱趋势。


首都总部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我们有理由坚定信心,机遇就在眼前。

第一,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不断加速,为首都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纵深的腹地;

第二,北京大兴新机场即将于今年国庆节投入运营。这将为首都总部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打开北京联通世界的空中新通道;

第三,为期三年的北京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全面铺开,九方面任务177项具体措施将使外资进入北京服务业领域的门槛更低、限制更少、范围更大,服务领域政策开放高地已经形成;

第四,作为总部经济资源竞争的第一要素,人才资源培育已经列入全市日程,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方案已经正式实施,遍布全市的24个国际人才社区建设项目全面启动,这将对北京总部经济高端人才的吸引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五,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之下,本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全面实施,逐项落实到位,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全球第46名成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北京作为中国两个样本城市之一,在跨境贸易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国营商环境22个试评价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北京总部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优势之一;

第六,按照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要求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发展北京总部经济的总体部署,学习借鉴兄弟城市成功经验,我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政策已经完成修订,有望近期发布实施。新的政策必将对推动首都总部经济创新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首都总部经济下一步发展思路

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首都经济辐射力、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总部经济,是北京加快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支撑,是北京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支撑首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北京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新时期首都总部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推动并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提高站位,提升格局,实现总部经济由支撑首都发展向服务国家战略转变。多年来,北京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在服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支撑首都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要立足更高的责任要求和目标要求,在进一步强化首都经济支撑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成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打造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二是由注重数量规模向引领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一般意义来讲,总部经济具有较强的税收贡献效应,集聚较多的总部企业,能够为区域带来较多的经济贡献。同时,总部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影响力。但对于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而言,尤其是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总部经济发展要做出重大调整,要转变单纯追求总部数量、规模的发展思路,更加注重总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对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服务和支撑作用。


三是由重引进向引进与培育并重转变。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新形势下,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空间资源更加珍贵。未来北京发展总部经济,要由重引进向引进与培育并重转变,一方面引进要更加注重品质,重点引进领域排名靠前、资源要素最佳、研发创新努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际一流总部企业;另一方面要结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培育本市具有巨大潜力的独角兽企业和中小创新企业加强研发,以创新引领发展,重点支持本市总部企业对标国际标准,不断提升发展能级,不断缩小与国际一流总部企业的差距。


四是由中心城集聚向副中心、新城布局引导转变。目前本市超过7成的总部企业集聚在中心城区。按照城市战略定位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要,未来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要与城市功能重组相结合,着力引导总部资源由中心城区向副中心、新城布局,通过打造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总部集聚区,承载总部企业增量资源,形成总部经济在中心城区、副中心、新城地区集约协调发展新格局。


五是由注重政策促进向注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转变。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发布实施了鼓励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总部企业在京发展的政策,为引进国际总部、实体化经营、总部能级提升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提供奖励补助。未来,我们还要在优化国际化商务环境、完善专业化服务平台、加强软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坚持"完善硬环境"与"提升软环境"两手抓,打造更加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为总部企业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朝阳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完善总部经济区级政策配套、引进国际化龙头企业、打造国际化人才社区等方面继续发挥先行军和排头兵作用,引领首都总部经济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