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欢迎您

  • 18311480672
  • |
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
党建工会
党建工会
我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会
卖房卖车捐款4000万,连唱180场,为抗美援朝捐1架战斗机!
时间:2021-10-26
  |  
阅读量:
  |  
党建工会
  |  
69.9K
卖房卖车捐款4000万,连唱180场,为抗美援朝捐1架战斗机!(图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特别推出"HEF党建小课堂100系列"。本系列主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希望通过我们的小课堂,能让大家学习到更多的党建知识,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党史对总部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大家全面认知历史、感悟组织光荣、感受自身责任。请记住我们的slogan是"学四史,守初心!"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句著名的豫剧唱词

伴随着常派唱腔的韵味

成为了穿越时空的时代符号

让人难忘以豫剧《花木兰》

家喻户晓的一代宗师

豫剧大师常香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常香玉的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甚至可以说是坎坷多难。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生于河南巩义,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受父亲影响,常香玉很小便喜欢上了唱戏,跟着父亲学习,9岁就和父亲搭班上台演戏,父亲带着常香玉拜师学艺。天赋极佳的常香玉学过很多角色,可谓文武双全、生旦俱佳。

图片

年轻时的常香玉饰演花木兰

1936年,常香玉随父闯荡开封,她首次担当主演的《泗州城》一日之内连演3场,轰动全城。从此以后,13岁的常香玉正式成为舞台上的主演,开启了戏曲大师的道路。

经过十年苦功磨练,常香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又擅长创新变革,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很快成为豫剧界翘楚。

常香玉虽然红了,但生活并不安定,时常遭到黑恶旧势力欺压,她开办的戏场经被地痞流氓捣乱,戏台甚至被军阀士兵用手榴弹炸毁,常香玉本人有时也不得不被迫为一些达官贵人唱堂会。

半年义演180场
只为捐献战斗机

1949年,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解放之初,常香玉率剧团在甘肃酒泉演出,恰逢酒泉解放。常香玉亲眼目睹了解放军风餐露宿,不愿打扰老百姓的情景。后来,解放军战士们来戏场看戏,不仅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自觉买票,散场之后还主动帮剧社搬道具、提戏箱。这件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解放军产生了深厚感情,也成为后来义演捐献飞机的初衷之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一场波及全国的捐献武器运动高潮由此展开,各行各业都投入到捐献活动中,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心支援前线。

常香玉时任西安戏剧表演艺术团"香玉剧社"社长,她积极响应号召,决心支援前线,她跟时任副社长的丈夫陈宪章商量说:"宪章,朝鲜战场上美国鬼子仗着武器好欺负咱们,志愿军打的很艰难,咱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事?"

陈宪章十分理解妻子的心情,因为他同样也是满腔爱国热情。

"我们武器装备落后,美国凭着先进武器太猖狂了,咱俩用义演的办法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吧!"陈宪章说道。夫妻俩一拍即合,绝非一时热度,而是坚定不移。

图片

这一年,常香玉28岁。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常香玉卖房卖车卖首饰,几乎变卖了所有贵重财产,向前线捐款4000万(旧币),并将剩下的钱用于"香玉剧社"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巡回义演。

常香玉知道自己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是无限的,她要用义演唤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用义演募集的收入购买一架战斗机,这是她的诺言。

从1951年8月起,开始了长达半年中的巡回义演。这个过程中常香玉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添过一双新鞋,她和她的香玉剧社行程1万余里,跨越6省份,累计演出180场。

1952年2月初,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义演收入实现15.27亿元(旧币),足够给前线捐献一架飞机,义演结束后,常香玉把这笔巨款一分不剩地汇给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

很快,常香玉收到了抗美援朝总会寄来的收据和嘉奖电。这个时候,常香玉才感到一点疲惫,她看了看丈夫,始终与她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再想起半年未见的孩子,想到全社演职员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不由得百感交集,大哭一场:这15.27亿元,每一分都是人民的赤诚之心啊!

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了解到常香玉的感人事迹,亲自找到常香玉说:"你的事迹很感人,我提议就用‘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名义进行捐献演出吧!"

一个月之后,一架苏制米格15战斗机飞上了朝鲜战场上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驾驶着这架战斗机穿云破雾,搏击敌寇,飞机机身上赫然喷涂着5个字:香玉剧社号。

抗美援朝胜利后,"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去了哪里?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战机装备空军,从苏联引进的米格系列战机陆续退居二线,"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就被收藏到中国航空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图片

常香玉与"香玉剧社号"战斗机

为中国戏曲事业倾其一生

捐献飞机之后,常香玉仍然牵挂着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她始终觉得自己应该为抗美援朝做更多的工作。

1953年3月,30岁的常香玉听说一位名叫常宝堃的艺术家在赴朝慰问演出时不幸壮烈牺牲,她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激发起更大的爱国热情,和丈夫陈宪章一起请求率剧社赴朝进行慰问演出。

很快,常香玉的申请得到批准,和丈夫一起率剧社到了朝鲜。在朝鲜战场上,常香玉和志愿军将士朝夕相处,吃住都在一起,一起卧冰雪、钻坑道、进病房,冒着枪林弹雨在最前线慰问演出,经历了生死考验,耳闻目睹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而她则用自己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独树一帜的唱腔,传递着祖国人民对志愿军的关爱和支持。

图片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返回国内专门找到常香玉,紧紧握住常香玉的手,激动地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常香玉,你真不简单!"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

图片

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得很重,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2003年底,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农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只要站得起来,我就要来现场,哪怕说几句话也行。"不顾身体虚弱,她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晚年的常香玉过着十分朴素的日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戏曲表演艺术中去,为豫剧艺术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2岁。在她去世后1个月,国务院决定追授她"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戏比天大"是常香玉一生的座右铭,她视艺术为生命,始终怀着对民族戏曲艺术的炽热情感,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

南河渡村支部书记张继伟说:"常香玉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爱国义举,一直为世人所敬仰;她艺不惊人誓不休的执着、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为戏剧界树立了一座丰碑;她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人去声尚在,清香犹伴人。

文章来源:共青团中央


卖房卖车捐款4000万,连唱180场,为抗美援朝捐1架战斗机!(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