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F党建小课堂】第十八讲: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若干重要史实
时间:2021-05-06
|
阅读量:
|
党建工会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朝阳区总部企业联合会特别推出"HEF党建小课堂100系列"。本系列主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希望通过我们的小课堂,能让大家学习到更多的党建知识,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党史对总部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大家全面认知历史、感悟组织光荣、感受自身责任。请记住我们的slogan是"学四史,守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后来改名为联共(布)]有密切关系。不了解这一关系,就不能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也无法理解党后来所走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合作,编译出版了22卷《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其他一些学者也出版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基本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关系的主要脉络。 ![]()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就加强了与中国革命者的联系。1919年,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其宗旨是推进世界革命。1920年4月,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全权代表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帮助建立共产党。维经斯基先后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在若干城市建立了革命局,该书记处直接指导成立了上海、北京、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上半年,维经斯基奉调回国后,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马林和接替维经斯基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到达上海,与李达、李汉俊会谈,一致认为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与了筹备一大的工作,直接帮助和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维经斯基先后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
马林
尼克尔斯基
在一大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发表致辞。马林在长篇讲话中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要求中共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会议没有马上接受这一意见,但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中规定:"党中央委员会应每月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到1922年,党的二大专门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正式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个决议对以后几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很长时间内,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国革命给予了重要帮助,但这也是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国际背景。我们常说的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把苏联经验教条化的错误,其根源首先就在于这种组织上的关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妥善处理这种关系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只有了解这种背景,我们才能更加深切体会到探索中国道路的艰辛和意义。 ![]()